苹果秋季发表会倒数,随着 iPhone 17 系列即将登场,苹果也准备进行一波产品线大整理。 根据外媒报导,将有 7 款产品被正式下架,包含 4 款 iPhone、2 款 Apple Watch,以及可能的 AirPods Pro 2。 这意味着苹果未来在官网贩售的所有iPhone,将全面支持Apple Intelligence,统一体验升级。 对台湾消费者来说,若还在观望 iPhone 15 或 Apple Watch Ultra 2,恐怕得把握最后机会入手,否则之后只能靠第三方通路找货。

今年苹果秋季发笔会的主角毫无疑问是iPhone 17系列,传闻将带来四款新机:iPhone 17、iPhone 17 Air、iPhone 17 Pro,以及iPhone 17 Pro Max。 按照苹果一贯的策略,新品登场的同时,旧款机型也会退出舞台。
首先,iPhone 15 与 iPhone 15 Plus 几乎确定会被停产。 虽然其他渠道像是电信商或第三方经销商可能还会继续销售,但苹果官网与Apple Store将不再提供。 这也代表着未来苹果销售的iPhone全系列,统一支持Apple Intelligence功能,带来更一致的使用体验。
另外,苹果也会淘汰iPhone 16 Pro与iPhone 16 Pro Max。 与标准版不同,Pro 系列并不会降价留存,而是直接被新一代 Pro 取代。 也就是说,想买上一代 Pro 机型的消费者,必须趁发布会前后的清仓时机出手,否则很快就会缺货。
新一代 iPhone 价格与定位
根据外媒整理,苹果的新产品线可能如下:
- iPhone 16e:售价 599 美元起
- iPhone 16:售价699美元起
- iPhone 16 Plus:售价799美元起
- iPhone 17:售价799美元起
- iPhone 17 Air:售价949美元起
- iPhone 17 Pro:售价 1,049 美元起
- iPhone 17 Pro Max:售价 1,199 美元起(部分分析师甚至预测可能达 1,249 美元)
其中值得注意的是,iPhone 17 Pro传闻将调涨50美元,但内置容量翻倍; 而iPhone 17 Air则比前一代Plus定位稍高,多了50美元的价差。 这些微幅调整,显示苹果正在重新分配中高阶市场的产品定位。

▲图片来源:MacRumors
两款 Apple Watch 即将退场
除了 iPhone,苹果的穿戴设备也要更新。 按照过往惯例,Apple Watch Series 10 将在新一代发表后被直接替代; 而 Apple Watch Ultra 2 也会走入历史,让位给更新的 Ultra 版本。
特别是 Ultra 系列,从初代到第二代只维持了两年,更新周期比一般 Series 更快。 这也反映出 Ultra 是苹果在智能手表市场的高端实验场,会不断推陈出新,确保其「旗舰定位」不被稀释。

▲图片来源:Apple
Apple Watch SE 是否也要更新?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Apple Watch SE第二代已经跟当年第一代SE一样年龄偏大。 不过目前市场上关于新SE的传闻并不多,代表它可能会再撑一阵子,至少不会马上退出市场。
AirPods Pro 2 的未来命运?
至于耳机部分,AirPods Pro 2 的命运稍微复杂。 照理来说,AirPods Pro 3 出现后,二代应该会退场。 但考虑到 AirPods 系列过去曾经出现过「两代同堂」的状况(例如 AirPods 2 与 AirPods 3 曾同时贩售),不排除 AirPods Pro 2 会降价留下,成为入门选项。
如果 AirPods Pro 3 的定价偏高,那么 Pro 2 很可能会成为「相对划算」的替代方案。 这点对于台湾消费者来说也很重要,因为苹果配件的价格通常偏高,多一个低价选择,就多一份竞争力。
苹果的产品线整合策略
根据外媒推测,这次苹果计划一口气砍掉 4 款 iPhone、2 款 Apple Watch、1 款 AirPods,整体策略其实很明确:
- 全面支持Apple Intelligence:
iPhone 15系列退场后,苹果官网贩售的iPhone将全数支持AI功能,让产品定位更一致。 - Pro 系列维持旗舰形象:
旧款 Pro 不降价残留,而是直接淘汰,避免「高机掉价」影响品牌价值。 - 配件产品保持灵活:
AirPods 与 Watch 系列的更新节奏更有弹性,让苹果能依照市场需求做调整。
结语
总结来说,苹果在iPhone 17发布后将进行大规模产品线整合,一口气淘汰4款iPhone、2款Apple Watch,以及1款AirPods。 这不仅让产品阵容更精简,也确保所有在售的 iPhone 都能搭载最新的 AI 体验。 对消费者而言,现在正是抉择的关键时刻。 到底要等新机,还是趁旧款退场前抢最后一波便宜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