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现在回忆今年的苹果秋季发布会,你会想到什么?天峰蓝和粉色的全新 iPhone、全萤幕设计的 iPad mini、帮你「上完电影专业课」的电影模式、Apple Watch 的全新交互体验……这些内容有两大特点,第一个特点是都能引发大家的讨论,第二个特点是都和同样在发布会上推出的全新 iPad 第九代(以下简称 iPad 9)毫无关係。
👉 要买要快!这台 iPad 最近缺货缺很大,要等到过年前了
小到一句话就能说清的升级
问:相比前代,iPad 9 有哪些升级?答:升级了 A13 晶片、镜头、人物居中模式、萤幕加入原彩显示,可选容量加倍。
没了?没了。对于一般的使用者来说,性能、萤幕、续航、新配件、新设计(颜色)是最能展现 iPad 升级的地方,可 iPad 9 用的是两年前的 A13 晶片、非全贴合的萤幕、Lightning 连接埠,而且也没有更新颜色,最重大的影像系统升级,也很容易被一句「谁用 iPad 拍照啊」塞回去。虽然 32GB 起步,但去掉了 128GB 的选项又引起了不少人吐槽,关于 iPad 9,我只能高 EQ 的说一句「这是 iPad 的一般升级」。

不过,新台币 NT$ 10,500 元起步的它依然是目前最便宜的 iPad,相信还是有不少朋友对它感兴趣。
在仔细对比了 iPad 9 与 iPad 第八代(以下简称 iPad 8)后,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值得一提的点。
iPad 8 的银色与金色採用了白色前面板,在观察萤幕与面板交界处时,可以很明显看到萤幕边缘的黑边,而 iPad 9 的两种配色均採用了深色前面板,在观感上一体性会更强一些。

虽然 iPad 9 仍是一块非全贴合萤幕,但支援了原彩显示,在不同环境光中阅读时,会给你带来比 iPad 8 更良好的体验。

而且,iPad 9 是如今 iPad 产品线中,唯一一款拥有 3.5mm 耳机孔的 iPad。如果你是经常使用有线耳机的网友,那 iPad 9 就比较适合你。

如果要我说 iPad 相机的使用场景,那视讯会议一定是排第一位的。这次 iPad 9 相比前代最大的升级点,也在镜头上:前置相机从 120 万像素升级到了 1200 万像素超广角镜头,从之前支援 720p 视频拍摄,升级到了 1080p 视频拍摄(25fps/30fps/60fps)。

同时,原来只有 iPad Pro 才有的人像居中功能,这次也被下放到了 iPad 9 上,对比 11 吋 iPad Pro(第三代),在体验上没有什么区别。
硬体不足软体有余,这是 iPad 9 的实际体验
除了对性能的追求,我相信有许多人选择 iPad,并不是为了绝对的硬体参数,而是强大的软体生态。那硬体上乏善可陈的 iPad 9,在软体体验上又如何呢?
在 iPad OS 15 正式推送时,我们对它的各项功能进行了详细测试,像原况文字、快速备忘录等新功能,在一些老机型无法使用,但 iPad 9 全都支援。
在这里,我们为大家推荐几款适合 iPad 9 使用的 app,并对比这些 app 在 11 吋 iPad Pro(第三代)上体验的区别,从 app 的角度看看 iPad 9 的实际体验。先用一句话总结:整体体验差别并不大。
做笔记:Apple Pencil 体验有差距
推荐 App:GoodNotes 5、Notability、备忘录
笔记可能是 iPad 最成功的生产力场景了,一笔成型、随手写,iPadOS 也针对笔记功能进行了多种最佳化的设计。
而在 iPad 平台上广受好评的 GoodNotes5、Notability 等笔记 App 在 iPad 9 上使用也没什么太大问题,10.2 吋的萤幕足够你挥洒灵感,问题在于非全贴合萤幕和初代 Apple Pencil。
与 iPad Pro 搭配第二代 Apple Pencil 对比,在使用非全贴合萤幕的 iPad 9 时,总会有种 Apple Pencil 没有接触到萤幕的错觉,而且笔尖触碰萤幕时,也会有「哒哒哒」的声音。
▲ 而且也略有延迟,左为 iPad 9,右为 iPad Pro
Apple Pencil 的体验问题不仅存在笔记 App 中,如果你喜欢画画,使用 Procreate 时同样有类似的问题。
剪辑视频:部分功能不可用,外部连接较麻烦
推荐 App:iMovie、Lumafusion
LumaFusion 作为 iPad 上的专业视频剪辑软体,不论是生活 Vlog 剪辑还是简单的创意视频製作,它都可以完成。在对比了各项功能后,iPad 9 与 iPad Pro 并没有太大区别。

但当我想要将外部视频用 iPad 9 剪辑就麻烦了:我不知道该如何把视频素材导入 iPad 9。一段用 iPhone 拍摄的 10 分钟 4K,60fps 的视频大小为 3.67GB,使用 AirDrop 传输速度缓慢,iPad 又不支援与 iPhone 直接连接来传输文件,即使使用 MacBook 当作中转,使用 Lightning 传输线的 iPad 9 传输速度也并不快。

Lightning 充电孔带来的问题不止是传输文件,在外接显示器、相机、滑鼠键盘时,都会存在扩充接孔不好找的问题,而且相比 USB-C,Lightning 不仅传输速度一般,价格也相对较贵。

在 LumaFusion 最新的更新中,支援了 Apple ProRes,但这项功能,仅适用于 USB-C 的 iPad Pro 机型和一些较新的 iPhone 机型 — 即使 iPad 9 刚刚发布,它也不能体验最新功能。

所以,如果你想购买 iPad 来剪辑视频,从性能到功能再到扩充性,iPad 9 都不是最好的选择。
阅读:原彩显示,观感不错
推荐 app:多看阅读、图书
iPad 9 终于支援原彩显示了!
在重量方面,iPad 9(487 克)相比 iPad Air(458 克)和 iPad Pro(466 克)略重一些,但握持手感尚可,比 iPad mini 更大的萤幕也更适合分割阅读。当然了,重量手感都是主观感受,如果你更习惯普通书本的大小,那 iPad 9 还是太重、太大了。

经过这几个对比,相信大家已经发现,iPad 9 与 iPad Pro 的差距主要还是在萤幕、Apple Pencil 支援、接孔等硬体上,而 App 功能方面并不会有太大差异,只有在剪辑输出视频、打开大型文件文件时,才会感觉到些许缓慢。
轻鬆简单都做好?虽有遗憾,但确实如此
在苹果官网上,iPad 9 的宣传语是这样说的:轻鬆简单都做好。在第一次看到时,我不禁笑出了声,但当我上手体验后才发现,这么说好像也没什么不对。

现在的这篇文章,正是使用 iPad 9 搭配 Ulysses 写成的,虽然聪颖键盘的手感对比巧控键盘确实没什么差别,但也足够简单办公;体验过程中,我拿着 iPad 9 看完了一季《堀与宫村》,补上了三期《披荆斩棘的哥哥》,单侧喇叭的体验确实没有优秀,但「又不是不能用」。

在游戏体验方面,iPad 9 使用《安兔兔评测》跑到了 63 万分,介于 iPhone 11 Pro 和 iPhone 11 之间,符合 A13 晶片的表现。在体验《王者荣耀》《和平精英》《原神》等游戏时,均可在支援的最高画面表现下稳定运行(虽然也就是稳定 30、60 格),搭配 3.5mm 耳机,倒也不影响我五连绝世、今晚吃鸡。

iPad 9 比得上 iPad Pro 或者 iPad Air 么?当然比不上。这让它给了我们「虽然能做,但做不好」的感觉,可换个角度来看,它同时也是「虽然没有那么完美,但也没有缺少必要功能」。对于价格敏感的朋友来说,iPad 9 不像 iPad mini 6 那样更新了 A15 晶片和全新的设计,也足以满足日常轻办公、游戏、观影的需求。虽有各种各样的遗憾,但它确实「都做好了」。
iPad 9 值得买吗?
如果有容量需求,你就要购买 14,100 元 256GB 的 iPad 9,可这个价格,已经可以入手双喇叭、A15 晶片、全萤幕设计的 iPad mini(第六代),但这个价位的 iPad mini 6 容量又只有 64GB,且萤幕较小,这时你的目光可能又会飘向 iPad Air(第四代),就这样不断因为「再加一点就有了」的想法,最后与本意越来越远。
这就是大家常见的,起初预算只有几千块,最后买了一台上万块的东西回家。。

如果你是 iPad 8 使用者,iPad 9 并不值得升级,除非你对「人像居中」有非常强烈的需求;如果你第一次购买 iPad,只要预算充足,相比 iPad 9,不论是新的晶片、新配件、两侧喇叭,还是全萤幕的设计,其他款 iPad 都能让你获得更好的体验。
所以,iPad 9 只适合预算有限,或者需求确实不高的朋友。只是想要一个 iPad 追剧看新闻,放在厨房当食谱,或者给孩子看线上课程、给长辈看视频,即使 64GB 容量的 iPad 9 也不会有太大压力。而 256GB 的 iPad 9 呢?对于一款入门级 iPad 来说,价格还是高了些。